查看原文
其他

Science Bulletin | 经导管缘对缘二尖瓣修复:历史、现状与未来

Science Bulletin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23-03-29

二尖瓣反流(Mitral valve regurgitation,MR)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变,流行病学数据显示,75岁以上人群中MR罹患率达10%以上,其中主要包括原发的退行性MR及由于心脏病变继发的功能性MR两大类,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重,二尖瓣反流病变也将导致沉重的医疗负担。外科二尖瓣修复术或置换术是MR治疗方法的金标准,但由于其较高的手术风险及创伤,二尖瓣病变患者外科干预率不足5%,大部分对外科手术耐受性较差患者迫切需要一种创伤较小的治疗方法作为替代方案,介入二尖瓣治疗技术-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技术(TEER)应势而生。

近期,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团队在Science Bulletin发表了题为“Transcatheter mitral edge-to-edge repair: past, present, and the future”的专家评介文章,系统性回顾了这一心脏瓣膜介入治疗领域颠覆性技术的历史沿革,现状及未来发展。

作为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医工结合”创新的典范,TEER技术源自意大利学者Alfieri提出的一个简单有效的外科二尖瓣修复技术-缘对缘修复,大胆的设想加上不断的工程学探索及设计优化、验证,一个满足临床需求的颠覆性介入瓣膜修复技术应运而生。

循证医学领域:TEER技术经历了EVEREST I/II、MITRA-FR、COAPT、EXPAND等大规模临床研究,其适应症已经覆盖了退行性及功能性MR的二尖瓣全病变谱,AHA/ACC指南明确推荐TEER适用于解剖结构合适的高外科风险退行性重度MR(IIa推荐, B类证据)及指南推荐药物治疗下(GDMT)仍有症状的重度功能性MR(IIa推荐,B类证据),同时随着临床经验及证据积累,包括二尖瓣解剖适用性评价的EVEREST II标准及对于功能性MR“成比例/不成比例”患者选择理论的出现也进一步指导了该技术的广泛开展。

介入器械研发领域:经典的MitraClip(雅培医疗)器械经过十余年的优化改进,已经衍生出第四代产品,涵盖了四个型号的二尖瓣夹及瓣叶独立捕获设计,具备了更佳的治疗效果,全新的自锁式设计PASCAL修复装置(爱德华生命科学)也凭借优秀的临床结果获得欧盟CE。目前我国在这个领域也有近10款类似器械处于研发及注册临床研究中,有望实现全面进口替代。

同时,文章也指出TEER技术具有一定难度且存在较长的学习曲线,其手效果也直接关系患者的预后,完善的心脏团队建设、充分的理论及模拟教学培训是有效的提升手术效果、缩短学习曲线的必要方式。对于复杂的二尖瓣病变,相比单一技术,二尖瓣介入技术领域更强调“工具盒”理念,除TEER技术外,介入二尖瓣置换、成型环及人工腱索修复均可能成为现有治疗技术的有效补充,目前亟需更多的临床证据证实对于不同二尖瓣病变患者如何制定最优的介入治疗方式。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朱达副教授及王首正副主任医师为该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及瑞士苏黎世Hirslanden心脏中心Maurizio Taramasso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文章获得了云南省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项目支持(FZX2019-06-01)。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